首页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

开通vip
举报

爱问共享资料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文档免费下载,数万用户每天上传大量最新资料,数量累计超一个亿 ,ICSCCSDB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2021JXXXX—2021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目录1总则..........................................................................................................................................................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

ICSCCSDB辽宁省地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DB21/Txxxx-2021JXXXX—2021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 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下载煤矿测量规程下载配电网检修规程下载地籍调查规程pdf稳定性研究规程下载 (征求意见稿)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目录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主要符号..............................................................................................................................................33基本规定.......................................................................................................................................................43.1一般规定..............................................................................................................................................43.2顶升程序及其工作内容......................................................................................................................54材料...........................................................................................................................................................74.1砌体结构加固材料..............................................................................................................................74.2混凝土结构加固材料........................................................................................................................104.3顶升垫块材料....................................................................................................................................124.4新增结构材料....................................................................................................................................135检测鉴定.....................................................................................................................................................155.1一般规定............................................................................................................................................155.2检测................................................................................................................................................155.3鉴定................................................................................................................................................166设计.........................................................................................................................................................186.1一般规定............................................................................................................................................186.2荷载................................................................................................................................................196.3基础设计............................................................................................................................................196.4顶升设计............................................................................................................................................216.5改造后主体结构设计............................................................................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1

............................................287施工.........................................................................................................................................................317.1一般规定............................................................................................................................................317.2施工准备............................................................................................................................................317.3顶升加固............................................................................................................................................327.4顶升................................................................................................................................................337.5改造施工............................................................................................................................................368监测.........................................................................................................................................................388.1一般规定............................................................................................................................................388.2监测内容............................................................................................................................................398.3监测成果............................................................................................................................................409验收.........................................................................................................................................................429.1一般规定............................................................................................................................................429.2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验收............................................................................................................................................43附录A既有建筑顶升工作程序45引用标准名录...................................................................................................................................................4621总则1.0.1为使城市既有建筑物顶升技术做到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和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城市既有建筑物顶升技术不仅要适应当前城市更新改造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符合安全、经济、节能、环保、施工方便的原则,起到促进顶升改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作用。1.0.2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物的顶升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本规程适用的结构类型,内容包括顶升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根据目前建筑物顶升技术水平及施工可行性,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物。保护性建筑及历史建筑尚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1.0.3顶升工程的检测鉴定、设计、施工、监测、检验及验收除应遵循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建筑物的顶升工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89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已实现或部分实现使用功能的建筑物。2.1.2顶升jacking-up将建筑结构从原位置升高到新位置的工程,包括整体顶升、分段顶升等。2.1.3底盘结构体系basementstructuresystemforjack-up顶升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切断面的下部,采用梁、板并与基础相连接,形成能够承受建筑物顶升时的顶升荷载,并满足地基基础承载能力的承载结构体系。2.1.4托盘结构体系palletstructuresystemforjack-up顶升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切断面的上部,通过梁与加强支撑等结构,形成托住上部结构并与其一同顶升的整体结构体系。2.1.5施力体系forceapplicationsystem建筑顶升过程中,提供顶升动力设备的总称。2.1.6临时支撑体系temporarysupportsystem顶升移位施工过程中,用于联系顶升托盘结构体系和顶升底盘结构体系的所有临时施工构件的总称。2.1.7限位结构体系structurerestrictionsystem限制结构在顶升移位施工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结构体系。2.1.8托换梁underpinningbeam新增梁与墙体或柱采取有效连接,将千斤顶的顶升力传递到上部或下部结构的构件。2.1.9抱柱梁steelgirdlingofcolumn/pier釆用包围柱并与柱有效连接,将千斤顶的顶升力传递到上部或下部结构的梁式结构。2.1.10托换连梁underpinningcouplingbeam为避免失稳,在托换梁同一平面内,设置连接托换梁且与柱有效连接,并能承受一定弯矩、剪力及轴力的钢筋混凝土连接构件。2.1.11称重weighing正式顶升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2

施工前,通过顶升系统对原结构实际重量进行测量的工艺。2.1.12地基承载力load-bearingcapacityofsubsoil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2.1.13地基变形subsoildeformation地基在外力作用、温度或地下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体积、形状的变化。2.1.14地基稳定性stabilityofsubsoil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大变形或滑动的能力。2.1.15原位测试in-situ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2.1.16作用的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combinationsofactions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中,对可变作用采用准永久值作为作用代表值的组合。2.2主要符号𝑠——地基的最终变形量;𝑠0——建筑物顶升前已完成的地基变形量;𝑠1——顶升后新增荷载引起的地基变形量;𝑠2——原建筑物尚未完成的地基变形量;γ——安全系数;V——结合面剪力荷载设计值;Vu——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承载力;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A——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面积;n——千斤顶数量;N——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单片墙或单柱轴力设计值;Na——顶升支撑点千斤顶的工作荷载设计值;K——放大系数。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对既有建筑物进行顶升设计时,应保证建筑物在预期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具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的可靠度。【条文说明】本条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也是国际标准ISO2394:2015关于既有建筑物结构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其中“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顶升后,在规定条件下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3.1.2对既有建筑进行顶升设计时,其原有建筑材料参数取值、作用及其组合,以及验算方法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其中材料参数取值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确定。【条文说明】由于是对既有建筑物进行顶升处理,而既有建筑物是按当时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当时的规范、标准可能与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不符。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相关规定,既有建筑物顶升设计应按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进行复核验算和设计。3.1.3建筑物顶升过程中的临时结构、构件及临时措施,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条文说明】对于顶升改造过程中的临时结构、临时受力构件或釆用的支架、支撑、限位装置等构件进行设计时,为保证安全、便于操作,应按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设计。临时结构构件在完成施工后要拆除,承担荷载时间短,进行施工时一些活荷载可能已经拆除,因此不必按一般设计的荷载取用,可按实际荷载取用。3.1.4建筑物顶升工程检测鉴定、顶升设计、施工均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3.1.5顶升工程应遵循安全、经济、可控、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等原则,应满足规划、消防、环保、资源利用等有关标准要求。【条文说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原则,优先推广使用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顶升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时除考虑本规程外,还应综合考虑规划、消防、环保、资源利用等,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3.1.6顶升工程应控制过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及对原结构的损伤。【条文说明】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对顶升工程的成败、安全、质量至关重要。所以,采用本规程顶升施工时,必须控制建筑物的过量沉降和差异沉降,过量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控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顶升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伤或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3.2顶升程序及其工作内容3.2.1既有建筑顶升工程工作程序宜按附录A进行。3.2.2既有建筑物顶升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1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图、施工竣工报告、维修记录、加固改造图纸等。2查询建筑物历史。包括原始施工、历次修缮、加固、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3考察现场。按资料核对建筑物现状、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发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听取有关人员意见等。4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研究。【条文说明】本条规定建筑物顶升改造前应收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图、施工竣工报告、维修记录、加固改造图纸等相关资料。如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过维修、改造、加固等情况,还需收集维修记录、改造设计图纸、加固设计图纸等资料。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对该建筑物顶升工程进行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3.2.3既有建筑顶升设计前,应对原结构进行检测、鉴定。【条文说明】建筑物顶升设计与施工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的相关要求对顶升建筑物进行检测和可靠性鉴定,为顶升设计提供参数,并给出结论意见,如原有建筑物需要加固,应提出合理加固建议。3.2.4顶升工程顶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应进行充分论证,确保结构安全。【条文说明】建筑物顶升工程设计、施工与一般新建工程、加固工程不同,属于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特种工程。目前国内顶升工程实例相对较少,设计与施工经验欠缺,因此建筑物顶升设计、施工方案等应由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论证。3.2.5顶升工程施工全过程,应进行监测,竣工完成后应进行沉降观测。【条文说明】工程实践说明,在实施建筑物顶升的全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工程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本身也存在不安全因素。顶升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控制非常重要。动态监测是顶升工程的重要保障。实时动态监测可以全面反馈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监测数据结果分析论证,及时调整顶升设计方案、顶升施工各种参数和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动态监测可以积累、总结设计施工经验,为顶升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可靠、有益的数据。若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顶升过程中出现裂缝,应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竣工后的沉降等监测时间应根据地基土的类别、基础的形式、顶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等综合考虑。3.2.6顶升工程施工过程和完成后,应按本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4材料4.1砌体结构加固材料4.1.1块体(块材)应采用与原构件同品种块体(块材);块体(块材)质量不应低于一等品,其强度等级应按原设计的块体(块材)等级确定,且不应低于MU10。【条文说明】块体(块材)的品种与原结构构件相同时,较易处理问题,因此规定:应采用与原构件同品种块体(块材)。所用块体(块材)是要参与承载和受力的,因此应对其质量、强度作出要求,即块体(块材)质量不应低于一等品,其强度等级应按原设计的块体(块材)等级确定,且不应低于MU10。4.1.2砌体结构外加面层用的水泥砂浆,若设计为普通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10;若设计为水泥复合砂浆,其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25。【条文说明】外加面层加固后的砌体整体是要参与结构受力的,因而应对其强度等级提出要求。即,若设计为普通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10,这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的相关规定确定的;若设计为水泥复合砂浆,其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25,这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相关规定确定的。4.1.3砌筑砂浆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浆;但对于防潮层、地下室以及其他潮湿部位,应采用水泥砂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收缩性大的砌筑砂浆。所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10。【条文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3

说明】砌筑砂浆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推荐采用这两种材料既可以节约水泥,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砂浆的工作性(和易性和保水性);但对于防潮层、地下室以及其他潮湿部位,应采用水泥砂浆,推荐使用水泥砂浆是由于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可在水中和潮湿环境中硬化并产生性能,可使用于地下潮湿环境。所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砌体砂浆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M10,这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相关规定确定的。结构顶升工程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收缩性大的砌筑砂浆,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变形量和稳定性。4.1.4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30;其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品种混杂的水泥以及无出场合格证和未经进场检验合格的水泥。2粗骨料应选用坚硬、耐久性好的碎石,其最大粒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细骨料应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2.5;骨料的含泥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3拌合用水应采用饮用水。4可使用商品混凝土,但其所掺加的粉煤灰应是Ⅰ级灰,且其烧失量不应大于5%。5若选用细石自密实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其他品种混凝土,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配,经检验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条文说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30,这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的相关规定确定的。为了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以及它与钢筋等材料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同时为了避免在小空间浇筑混凝土时极易出现的混凝土强度偏差的出现。若使用商品混凝土,所掺加的粉煤灰品种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相关规定,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而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粉煤灰的品种和性能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进而影响结构的加固质量。材料组成决定材料性能,材料性能影响结构性能,若选用其他品种混凝土,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配,经检验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是为了保证工程的结构性能和安全。4.1.5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HRB335级和HRBF335级的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有关规定;其性能设计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2当砌体结构锚固件和拉结件采用后锚固的植筋时,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1.5条第1款的规定。3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厂检验的钢筋以及再生钢筋。【条文说明】本规程对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材及钢制品的选择,同时考虑了以下二点因素:1、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2、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作业及焊接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保证。4.1.6钢筋网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的有关规定;性能设计值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的有关规定采用。【条文说明】本规程对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材及钢制品的选择,同时考虑了以下二点因素:1、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2、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作业及焊接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保证。4.1.7其他钢材品种、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Q235(3号钢)或Q345(16Mn钢)钢材;对重要结构的焊接构件,应选用Q235-B或Q345-B级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其性能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采用。2当锚固件为钢螺杆时,应采用全螺纹的螺杆,钢材等级应为Q235级或Q345级,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3所采用的锚栓应为砌体专用的碳素钢锚栓,其抗拉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4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厂检验的钢材。【条文说明】本规程对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材及钢制品的选择,同时考虑了以下二点因素:1、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2、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作业及焊接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保证。4.1.8纤维复合材用的纤维应为连续纤维,应选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若采用碳纤维,应选用聚丙烯晴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若采用玻璃纤维,应采用高强度的S玻璃纤维或碱含量氧化物含量低于0.8%的E玻璃纤维;纤维复合材的安全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与其配套使用的其他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进行适配性检验;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为0.99、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条文说明】纤维复合材的作用是传递拉应力,为了保证其性能和质量符合结构加固安全使用要求,其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相关规定。聚丙烯晴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抗拉强度十分稳定,离散性很小,其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使用过程中性能和质量也较易控制。除高强度的S玻璃纤维或碱含量氧化物含量低于0.8%的E玻璃纤维外,其他品种的玻璃纤维,由于其碱含量高,强度低,尤其在湿态环境中强度下降更为严重。4.1.9结构胶粘剂应采用A级胶,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检验时,其粘结抗剪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为0.90、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条文说明】结构加固胶应具有各类工程结构安全使用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A级胶的韧性、耐湿热老化性能更优。4.1.10其他砌体结构加固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其他砌体结构加固材料应具有各类工程结构安全使用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4.2混凝土结构加固材料4.2.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抗压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30;其原材料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1.4条的要求。【条文说明】混凝土的相关说明同本规程条文说明第4.1.4条。4.2.2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HRB335级或HPB300级普通钢筋;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有关规定;其性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2当后锚固件为植筋时,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第1款的规定。3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厂检验的钢筋以及再生钢筋。【条文说明】本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钢材及钢制品的选择,同时考虑了以下二点因素:10111、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2、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作业及焊接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保证。4.2.3钢材品种、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Q235(3号钢)或Q345(16Mn钢)钢材;对重要结构的焊接构件,应选用Q235-B或Q345-B级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4

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其性能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采用。2当后锚固件为钢螺杆时,应采用全螺纹的螺杆,钢材等级应为Q235级或Q345级,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3当后锚固件为锚栓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有关规定。4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厂检验的钢材。【条文说明】本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钢材及钢制品的选择,同时考虑了以下二点因素:1、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2、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作业及焊接工程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保证。4.2.4纤维复合材用的纤维应为连续纤维,其品种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碳纤维应选用聚丙烯晴基15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2玻璃纤维应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3芳纶纤维应选用饱和吸水率不大于4.5%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长丝纤维。且经人工气候老化5000h后,1000MPa应力作用下的蠕变值不应大于0.15mm。4严禁采用预浸法生产的纤维织物。5纤维复合材的安全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的有关规定。与其配套使用的其他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有关规定进行适配性检验。6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为0.99、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条文说明】纤维复合材用的纤维品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了这3种纤维最符合承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小丝束聚丙烯晴基纤维抗拉强度十分稳定,离散性很小,其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使用过程中性能和质量也较易控制;其他品种的玻璃纤维,由于其碱含量高,强度低,尤其在湿态环境中强度下降更为严重;芳纶纤维的缺点是吸水率较大,耐光老化性能较差,因此应对其性能做出严格要求。4.2.5结构胶粘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A级胶;2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粘结抗剪强度检验;检验时,其粘结抗剪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为0.90、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3严禁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作为胶黏剂。【条文说明】A级胶的韧性、耐湿热老化性能更优。结构胶粘剂应具有各类工程结构安全使用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4.2.6其他混凝土结构加固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其他结构加固材料应具有各类工程结构安全使用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4.3顶升垫块材料4.3.1预制混凝土垫块应符合下列要求:1垫块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60,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2预制顶升垫块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3预制顶升垫块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4预制顶升垫块用混凝上的工作性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及《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等的规定。5预制顶升垫块用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结构顶升工程用的垫块是要参与结构受力的,因而应对其强度等级提出要1819求。对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不宜低于C60的要求,是参照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的试验研究成果确定的。所采用的预制顶升垫块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是参照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的工程实践经验确定的。预制顶升垫块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是参照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的工程实践经验确定的。4.3.2钢垫块宜采用铸钢ZG300-400。钢牛腿之间的连接螺栓宜采用HRB400强度的螺纹钢筋。【条文说明】钢垫块的选择,主要考虑了钢材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利用率,能较充分的发挥新增部分材料的潜力。4.4新增结构材料4.4.1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或设计规定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2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3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条文说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是本规程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保证率为95%:按混凝土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的原则确定。由于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在水泥及混凝土中大量应用,以及近年混凝土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试验龄期不仅限于28d,可由设计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我国建筑工程实际应用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均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结构安全度总体上比国际水平低,但材料用量并不少,其原因在于国际上较高的安全度是依靠较高强度的材料实现的。为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适当提高。C15级的低强度混凝土仅限用于素混凝土结构,各种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也普遍稍有提高。4.4.2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可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HRB335、RRB400、HPB300钢筋;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B335、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3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4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条文说明】国家现行钢筋产品标准中,不再限制钢筋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而按性能确定钢筋的牌号和强度级别,并以相应的符号表达。本规程根据“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根据混凝土构件对受力的性能要求,规定了各种牌号钢筋的选用原则。4.4.3新增砌体结构块体(块材)及砌筑砂浆品种、质量、性能的选择参照本规程第4.1.1、4.1.3条的相关规定。【条文说明】详见本规程第4.1.1、41.3条的条文说明。5检测鉴定5.1一般规定5.1.1建筑物的顶升工程设计前,应对原建筑物进行可靠性鉴定,可靠性鉴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的要求。【条文说明】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及抗震鉴定是建筑物实施顶升改造设计的依据,应由有经验的专业单位和专业人员进行。5.1.2检测鉴定前应先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工程竣工图、建筑物使用情况

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5

与周围环境条件等相关资料。【条文说明】正式检测鉴定前对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不仅有利于较好地制定检测、鉴定方案,而且有助于确定检测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没有相关资料,检测工作量会显著增大。5.2检测5.2.1既有建筑物的顶升工程应包括以下检测内容:1地基基础检测1)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状况;2)地基稳定性;3)地基承载力(原位或土工试验);4)基础、桩的工作状况;5)基础变形及上部结构反应。2上部承重结构1)结构布置合理性;2)结构使用情况核查;3)主要构件材料强度;4)主要构件的钢筋检测;5)结构裂损;6)构造和连接;7)结构整体性;8)倾斜;9)与围护结构的连接。3当原建筑物的工程图纸资料不全时,尚应对原建筑物的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尺寸、钢筋配置等进行测绘,并绘制工程现状图。4调查核实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5.2.2对原结构构件应按材料强度、构造和连接、变形裂缝、锈蚀和荷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检测。【条文说明】对建筑物实施顶升改造前所进行的检测及鉴定,主要包括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部分。检测的内容主要是材料强度、构件尺寸、变形与裂损情况。5.2.3当进行地基或基础检测时,可开挖验证基础类型、尺寸、埋置深度、钢筋配置,检测基础混凝土、砖与砌筑砂浆等的强度,检查基础开裂或损伤程度,实测地基土性状等。【条文说明】地基基础检测鉴定制约条件较多,应突出重点。对于因条件限制而无法检测的,可重点检测上部结构的反应,并通过查阅原有设计图纸或资料了解基础类型、尺寸和埋置深度等。对于特别需要检测基础的项目,可采取特殊的方法进行检测。5.3鉴定5.3.1结构可靠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应根据现状检测结果,地基和结构体系整体性、构件承载力、构造措施和结构缺陷等,对结构安全性、正常使用性、抗震能力、耐久性等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鉴定。【条文说明】结构可靠性鉴定和抗震鉴定是根据检测结果,综合考虑结构体系、构造措施以及建筑现存缺陷等,通过验算、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对结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等作出评价,为建筑物病害治理、工程加固维修或改造提供依据。现行国家鉴定标准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5.3.2既有结构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模型应符合既有结构受力和构造的实际情况;2调查或检查核实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抗震设防的要求,所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3结构或构件的材料强度、几何参数可采用原设计值。当检测结果不符合(满足)原设计规定时,应按实际检测结果取值。【条文说明】结构鉴定与设计时的主要差别在于,结构鉴定应根据结构实际受力状况和构件实际材料性能和尺寸确定承载力,结构承受的荷载通过实地调查结果取值,构件截面采用扣除损伤后的有效面积,材料强度通过现场检测确定;而结构设计时所用参数均为规范规定的或设计人员拟定的设计值。5.3.3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结合工程现状实测资料确定。【条文说明】既有建筑经过多年使用后,其地基承载力会有所变化,一般情况可根据建筑物已使用的年限、岩土的类别、基础底面实际压应力,考虑地基承载力长期压密提高系数。5.3.4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鉴定后,应给出建筑物现状的鉴定结论,提出在顶升工程中是否需要进行结构补强加固的建议。【条文说明】当所鉴定的建筑物可靠性等级为Ⅰ、Ⅱ级,且综合抗震能力达到抗震要求时,可进行建筑物的顶升改造;当所鉴定的建筑物为Ⅲ、Ⅳ级或抗震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相关规定后,才可进行建筑物的顶升改造。6设计6.1一般规定6.1.1既有建筑顶升后的使用年限,由顶升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不宜低于原建筑物的剩余设计使用年限。6.1.2既有建筑顶升设计应根据结构特点、工程条件、技术要求及检测鉴定结论等,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案。【条文说明】本条对既有建筑顶升设计考虑的因素作出了明确规定。顶升改造前需根据现场检测鉴定结果,按照构件现有强度进行承载力验算。顶升改造前应根据承载状态及使用状态进行承载力、变形及稳定验算,还需考虑原建筑的结构特点、顶升改造安全施工的条件,以及工程的特殊性等综合研究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6.1.3对不能满足顶升施工过程中安全性的既有建筑,应在顶升施工前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条文说明】本条强调既有建筑顶升改造前应进行安全性检测,经承载力验算后不满足顶升条件的建筑应对其主体结构进行加固,避免顶升施工对建筑物造成次生损坏。6.1.4应对顶升过程中的整体结构进行倾覆验算;对局部构件进行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验算,结构重要性系数宜取1.0。【条文说明】顶升设计除了对顶升前后构件的承载力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外,还需验算施工过程中托换结构的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考虑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安全系数建议按1.0采用。6.1.5既有建筑顶升后宜沿用原有结构体系,砌体结构顶升后可采用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内框架砌体结构顶升后应采用框架结构或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顶升后总高度及层数均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最大高度及层数的限定。【条文说明】本条对顶升后的结构形式做出规定,一般情况下结构受力较合理,顶升后保证竖向构件传力可靠时,不易改变原有结构体系,结构形式不变。砌体结构为获取下侧大空间,底部新增楼层也可采取混凝土竖向构件,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取消了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形式,所以本条要求采取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形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取消了内框架砌体结构,本条要求既有建筑为内框架砌体结构,顶升后需进行改造为框架结构或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形式。顶升工程随顶升高度增加相应的施工难度增大,风险加剧,根据国内现有工程的成功案例,顶升高度大部分小于6m,当顶升总高度大于6m时,应进行专项论证。6.1.6重点设防类建筑顶升后宜采用隔震结构,隔震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条文说明】考虑重点设防类建筑的重要性,本条对重点设防类建筑增高提出了增加隔震措施要求。6.1.7设计文件中应提供顶升、改造过程中的控制及监控要求。6.2荷载6.2.1既有建筑顶升改造工程的设计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及建筑物顶升过程中的临时荷载。顶升就位后,设计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采用,地震作用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采取。【条文说明】建筑物顶升过程中,顶升速度不大于5cm/h时,其荷载可等效为静力荷载计算。6.2.2建筑物顶升过程中的验算,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施工临时荷载按实际荷载取值;风荷载可按10年一遇取值;可不考虑地震作用,但宜采用防震应急措施。【条文说明】建筑物顶升过程中,千斤顶承受的建筑总荷载为实际情况,所以顶升设计前,永久荷载及可变荷载应通过实际测量得出,施工临时荷载按施工实际荷载取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指出风荷载最小重现期为10年,因此顶升过程中风荷载同样按10年一遇考虑。在有当地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若施工过程中出现超过10年一遇的风荷载,应暂停施工,并对上部结构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建筑物顶升过程中,一般不考虑地震作用。但对于结构因短解除原有约束状态后,需要长期停工的,需要考虑地震力作用,并采取临时措施保证结构安全。6.3基础设计6.3.1顶升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升设计前应核查原有勘察资料,原有勘察资料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补充勘察等有效方法获取实际勘察数据。2基础受力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工况和使用工况,分别进行结构内力、应力与变形分析。3建筑物顶升后,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及地基稳定性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新旧结构相连接时,地基基础应按变形协调原则进行设计。【条文说明】地基变形计算是地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建筑物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时,对于工业

本文档为【辽宁《城市既有建筑顶升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免费 ,已有0人下载

最新资料

热门推荐

推荐专题

v

个人认证用户 lenvis1984

暂无简介